回顧
前年 (2022) 的 3,000 美金交易測試
前年底搞了一個 3,000 美金交易測試,中途最低到 2,200 美金、最高到 3,900 美金;
最後在三個月後回到原點,等於做了白工,然後怒 (暫時) 棄坑。
先前還留了一系列每週紀錄;今年轉 blog 到這邊的時候,覺得參考性不足,一併刪掉了。
那時用的券商,甚至只要 1/4 行情的原始保證金就可以做 1 口單,
如果沒爆倉,3 天後才會轉成一般行情的維持保證金。
例如:
- 微黃
MGC
一般行情大概 1,600 美金做一口 (參考自 IB [1]),
之前建倉時,實際佔用的保證金只有 400 美金!
也就是以 3,000 元來說,現在只能下單一口,之前打滿甚至可以打到 7 口!
沒爆倉的情況下甚至可以持倉近 3 天!
年少輕狂,現在想想除非是要做動能加碼,不然這樣的門檻實在有夠狂。
難怪前年的測試波動會這麼劇烈。
資金容錯率低,要慎選標的
波動劇烈是一回事,績效卻沒有噴發主要是有兩個原因:
第一個是 3,000 美金的規模實在不夠大,容錯率會太低。
以一個 (我覺得) 正常的風控,近期我自己試單停損預設值是保證金的 11% (見備註);
在當時的狀況,MGC
一口單不可能做到 11%、也就是 176 美金一口,
這樣試單一次風險會到近 6%!
更別提隨便一個滑價就會超過 6% 了。
如果限制試單風險上限約莫 3%,也就是 90 美金左右,
當時適合、相對熱門的小型標的只有:
- 微外匯
M6B
、M6A
、M6E
(英鎊、澳幣、歐元) - 微農產
XW
、XC
、XK
(小麥、玉米、大豆) - 微天然氣
MNG
- 指數甚至只能做微羅素 2000:
M2K
雖然我當時就已經有基本的策略雛形,所以下單都能下在邊緣的位置,
實際上不一定要遵照停損預設值這麼大的風險,
稍微突破太多就可以認定邊緣失敗,馬上出場。
不過策略上還是沒有很穩定,會有太多不夠確定的試單。
向釘子戶學習,就能紮實地抱好抱滿
第二個原因是,當時賺賠比沒有 hold 好,
太多無用的試單損失本金,看對時的利潤卻不夠高。
無用的試單源自於策略認定不夠清楚,理論上這會隨著時間一直精進;
而看對卻無法拉出一個大利潤:
核心的問題在於沒辦法抱出一個長線。
之前在〈交易三步驟:看對、加碼、抱住〉
這篇的筆記提了交易時需要反覆問自己的問題、提了一些修煉的方向,
然而在過去一年內反反覆覆,始終沒有一個優質的答案。
直到上個月 (2024-07) 突然領悟,對於「抱住」這件事情有了新的理解:向釘子戶學習。
釘子戶之所以會被稱為釘子戶,
就是因為建商想收購他的房子時,不會隨便出清,甚至加價談判。
直到價格滿足、或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原有籌碼不足,房子掉價,才會認命出清。
交易也是一樣,單子看對了,拉出一小波利潤之後,
以前可能會陷入要不要跑的掙扎:
偶而可以做到抱出去、偶而會受不了先跑、偶而也會抱著結果打回成本價一場空;
現在如果看對、單子拉開了,成本這麼好,
就要像釘子戶就會把握這個機會,死不讓步,直到目標達成;
或是拉回成本一場空之後才會出清。
即使一場空,也不再是那麼大的困擾,畢竟我要的是日線級規模的距離。
加碼還是挺難的
交易三步驟,看對、加碼、抱住:
「看對」可以打磨,隨著時間會更少出手、出手更準;
「抱住」已經不是難事,只要能像個釘子戶一樣;
反而現在最困難是「加碼」。
有的時候利潤一拉開反而不知道要在哪裡加碼,
如果想在回檔時加碼,又有可能打回成本,反而一場空;
動能型倒金字塔加碼,也需要更多時間盯著盤勢才有機會做,
不然太容易把一開始拉開的利潤吃掉。
有時一直在舉棋不定,結果行情一路慢慢到目標範圍區,也就只能出場。
現在最常做、最常出現的方式是:
在成本區掛到母單,而行情似乎看對、沒有馬上打到停損,
在一定時間內 (可能幾個小時內),陸續掛單在成本區附近,
賭一個上下波動會額外成交,同時把停損單降低到跟一口單同樣的停損規模。
例如說一口原本停損 100 美金,
在成本區有反應、似乎看對了,就再加上 1 口、2 口;
現在有 3 口,停損就改守 33 美金,
讓這一次交易也是冒同樣 100 美金的風險。
只要行情跟預期有稍微不同,那就要馬上減倉到原本的母單、甚至平倉到空手。
其他加碼方式還在琢磨中,以後有什麼具體的心得再更新。
備註:關於預設停損保證金
-
書上有些高人提過,他做長期波段 (持倉數月起跳) 的停損預設值會是保證金的 45%,但對我目前的資金規模、以及操作時間尺度,45% 我覺得太多了。
-
預設值是在特定情況下,不確定停損要抓多少時,就直接用這個數值參考。有的時候邊界或趨勢夠乾淨,風險更低、就不用抓到這麼多。